从大山或乡村走出来的孩子们,你们还记得秋收的晒场,村头的古树吗?你们想念年幼的时光和枝头的野果吗?新乡南太行的村庄--郭亮村,无论岁月如何变迁,它依旧保持着这份乡土情怀。
那个年代,还没有电视机等电子通讯设备,村里的人们吃个饭,也能聊出一部三国来。
那个年代,我们玩儿累了,进门会从水缸里舀山泉水喝,清冽而甘甜。老屋是我们全家的避风港,如今,老屋虽已经历了九代子孙,却还是永远敞开着门,欢迎你回家。
那个年代,我们挎着妈妈做好的书包,一放学就跑到山顶玩耍。我们在碾盘上做作业,希望走出大山,见识外面的世界。
如今,仍有孩子在山头玩耍,碾盘还是那个碾盘。你或许已经走出大山,可大山还保持着淳朴的情怀。
那个年代,秋收的晒场最让全村人喜欢,到处都洋溢着收获的喜悦。时代的变迁,并没有让村民抛弃他们热爱的土地。
那个年代,我们穿着奶奶亲手缝补的笨重但暖和的棉裤,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冬。如今,勤劳的奶奶手里的纺车仍然在吱悠悠的转~~
整日在烦嚣的城市中忙碌,
不如来新乡南太行万仙山的郭亮村,
来一场“情怀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