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到云起处,坐看仙归来。
中原的山色,若有十分,那么至少有七分是在南太行。
南太行的山色,若有十分,那么至少有七分是在万仙山。
有人说,万仙山的万卷山色是用浓墨重彩的红临摹下来的中古世纪波澜壮阔的画卷。但世上,又有谁能画得出万仙山的精髓所在?
你来到新乡,若不到万仙山走走,肯定心生遗憾。你来到万仙山,若不到郭亮,不到太行人家,不到绝壁长廊体验一把,定是虚度了中原河南。
生在新乡,我当然不会错失这般的仙山奇水。
相对于坐车观山,我更喜欢用脚步丈量万仙山的惊险和凌峻。在悬崖和狭长的石阶间穿梭,舒活着这片十二亿年前就已经盘亘的大陆筋脉。
从新乡市区出发,一个半小时就可以抵达万仙山脚下。
远望去,那些山的凌峻,路的狭长,以及阳光和雪映出的重峦叠嶂,调动起所有人的万丈豪情。
南坪,农家小院,我们在这里。
推开窗向外望,山色朦胧,雪在远远近近的坡上和林间点缀,偶有山鸡和不知名的鸟儿几声鸣叫,更显现出山林的清幽。
山里的夜冷而静。没有了马达的轰鸣,耳边的风是干净的。夜鸟在清啼,空气似乎是用雪浸过的,凉却微甜,是薄荷的味道。
这样的夜是最适宜睡眠的。橙色的灯光简单温暖,没有霓虹的华丽繁缛,带我们重返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万仙山的清晨是充满希望和遐想的。天空湛蓝通透,阳光柔软,懒懒散散地落在我们身上。
出发,朝着郭亮。
从南坪停车场到达郭亮,要经过一段延绵千米的绝壁长廊。说是绝壁,其实是一条依靠人工开凿的山路。由洞口向外看,悬崖就在脚下,天空就在身旁,凭山远眺,壮阔百里。
如果万仙山是大自然的奇观,那么绝壁长廊就是人类的奇迹。
再远处,郭亮温驯地等在那里,待我们去抚摸。
郭亮还保持着电影《举起手来》的模样。入口处,是鬼子踩到豆子一路滑下去的斜坡。
或许是成为影视村的缘故,村子已没了人家,偶有开放的院落供游人参观。石屋、栅栏和围墙,灰色与白色交错,色彩明暗变幻,是写生爱好者的绝佳场地。
村子不大,十分钟就足以从这头走到那头,其中蕴含的文化气息却值得细细品味。在这里,可以一边走街串巷地参观,一边将电影与现实中的场景进行对比。
村口的狗似乎早就习惯了陌生人的到来,安静地蜷缩在角落里,偶尔摆出些顽皮可爱的姿势请求喂食。
出了村子,可以直达崖上人家。路上遍布农家乐,山野菜炒土鸡蛋、农家小炒肉、山鸡炖蘑菇、馒头和玉米粥……这些农家饭菜淳朴可口,就像这里的空气和水土,清新质朴,滋养身心。
在一家卖土特产的摊位前停下,我用方言与摊主交谈,谈这里的山,这里的观景台。老人的屋子和院落是用石头铺筑,经历了三百多年的风雨依然完好。屋子不是很宽敞,却富有生活气息,让人感到踏实。
我把这份踏实收进镜头,录入笔记,在行程单上写道:万仙山,崖上人家,每年都要回去。因为——
这是一座汇聚了太行亿年赤红、万年绝壁的山。
这是一座溪清潭绿、飞瀑流泉的山。
这是一座让人如堕云雾、遐思万千的山。
这是一座让人流连忘返、赏心悦目、剪不断理还乱的山。
这是一座景随时变、时随景移的山。
这是一座站可看绝壁耸峙、坐可闻瀑布流潺、卧可听飞鸟流连的山。
这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走了还想再来的山。
去万仙山,并不是一场走马观花的旅行,而是一次看山、听水、赏石、品味山野风情的心灵体验。
在这里,不仅可以领略山水的外在秀美,还可以领悟大自然的神奇演变。
上一篇:
这么蓝的天,你拍了吗?
下一篇:
资源整合南太行,天堑通途谋新篇